為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持續(xù)推進“傳承老科學家精神,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在行動”專項工作,引導全所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不斷從優(yōu)秀科學家身上汲取精神營養(yǎng),所黨委于2021年12月-2022年3月開展了“寫給老科學家的一封信”活動。老科學家精神的火炬,在年輕的學子中傳遞;老科學家精神血脈的賡續(xù),由他們用實際行動書寫。
“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3月的春日成都,生物所年輕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們,在投身科研工作的同時,用飽含深情的筆觸給老科學家們寫下了一封封信件。同學們暢談他們的所思所感,感動于老科學家們對科學的不變初心,共鳴于對祖國厚重的愛國情懷。他們有的寫給科學家群像、有的寫給引導自己走上科學之路的前輩、有的寫給身邊退而不休的科學家們……
“科技報國、以身許國,功成必定有我”,是中國老科學家群體共同的寫照。在讀博士研究生鄧雄飛、王軼帆、朱博峰,碩士研究生童淑娟等13位同學,把信寫給了科學家群體,老科學家們一幅幅生動而立體的精神面貌被勾勒出來。他們都談到了小時候想當科學家的稚嫩夢想和如今在實驗室拼搏的現(xiàn)狀,聯(lián)系自身對照前人,他們在信末寫出了“中國百年復興,將由我們共同創(chuàng)造”、“愿吾輩勤耕不輟,自強不息,追隨先輩們的精神與事業(yè),矢志不渝”、“我們年輕的學子必將以與時俱進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勇氣,迎難而上,肩負時代重任,不斷前行”等鏗鏘有力的誓言。
“無私、奉獻、付出、堅持、嚴謹、勤奮、開拓者……”這些詞匯是寫給心中最閃亮那顆星的高頻詞。博士研究生顧文智、碩士研究生樊文欽,不約而同寫給了南仁東先生,他們受所黨委中心組學習會學習時代楷模南仁東先進事跡啟發(fā),深感FAST項目的來之不易。魏昭、蔣城、姜麗莎等5位同學,則是給筑起國之重器的錢學森先生、程開甲先生、于敏先生,填滿國之糧倉的袁隆平爺爺,被譽為中國植物活字典的吳征鎰先生傾吐心聲,表達崇敬。在他們心里,先生們不止在科學成就上功勛顯著,更是身體力行地詮釋了何為“愛國、創(chuàng)新、求實、奉獻、協(xié)同、育人”的科學家精神,是吾輩漫漫人生路的精神標桿。
“桃李無言,榜樣在身邊”,來自植物學、動物學、生態(tài)學、環(huán)境科學、藥物化學等各專業(yè)的7位同學,把目光投向了身邊的老科學家們。他們有的寫給生態(tài)學的劉照光老所長、印開蒲老師,有的寫給動物學的趙爾宓院士、費梁老師、葉昌媛老師,有的寫給環(huán)境科學的廖銀章老師,有的寫給農(nóng)業(yè)的無名“老麥客”。無論春去秋來、日月更迭,華西壩園區(qū)總能看到印老師、費老師、葉老師、廖老師這四位年逾古稀仍然戰(zhàn)斗在科研第一線的不倦身影,他們筆耕不綴,他們言傳身教,他們用自己的堅守初心,感動了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
李大釗先生曾言:“青年之文明,奮斗之文明也。與境遇奮斗、與時代奮斗、與經(jīng)驗奮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蹦贻p的生物所學子們,將接力傳承老科學家精神、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牢記習總書記“以與時俱進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氣、堅忍不拔的定力,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努力實現(xiàn)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講話,不斷奮勇拼搏,自強不息,展現(xiàn)新時代新青年的遠大抱負。
生物所的學子們,未來的中國科學界,將由你、由我、由她/他;未來的科研碩果,將在你、在我、在她/他!
一人一悟:
1. 他們是孤獨的,他們孜孜不倦的行走在行人越來越少的求學路上,他們的認知在沖擊和拓寬中不斷循環(huán)往復,他們篳路藍縷,他們光芒萬丈?!?鄧雄飛(導師唐卓,2021級藥物化學博士,寫信給老科學家們)
2. 科學成就的背后少不了博學的知識,還有一生堅守,百年孤獨?!?王軼帆 (導師譚紅,2019級微生物學博士,寫信給老科學家們)
3. 你們將我們帶進科學的繁華世界,傳授我們科學的邏輯與系統(tǒng)的方法,培養(yǎng)我們勇于探索、堅持不懈的科研氣質(zhì),但同時也潛移默化的傳遞著民族精神與家國情懷?!?朱博峰(導師吳中柳,2020級微生物學博士,寫信給老科學家們)
4. 在您的身上,我看到了堅韌,看到了無私付出,看到了敬業(yè),您用沖鋒者的姿態(tài)和人生最后的拼搏給我們青年人上了一堂偉大的課。 —— 陸琪 (導師陶勇,2019級微生物學碩士,寫信給老科學家們)
5. 在科研這條道路上雖然會遇到許多困難與失敗,但只要像老科學家們一樣,腳踏實地,知行合一,方能格物致知?!?童淑娟 (導師朱單,2020級生態(tài)學碩士,寫信給老科學家們)
6. 祖國是科學家的一種無法割舍的依戀,愛國是一種內(nèi)化于心的信念。—— 劉燕 (導師吳中柳,2019級微生物學博士,寫信給老科學家們)
7. 你們鏗鏘一生,苦干驚天動地事,淡泊一生,甘做隱姓埋名人?!?余雅丹 (導師譚周亮,2021級環(huán)境科學博士,寫信給老科學家們)
8. 每一個研究都是一個新奇的故事,通過關注前言研究將自己感興趣的故事一個個串起來,找到故事的疑問點及好奇點,用心探索,最終成為寫故事的人。—— 褚娜 (導師李大平,2021級環(huán)境科學博士,寫信給老科學家們)
9. 你們就是我們前進的燈塔,在我們面臨科學問題你們就是我們心中的信仰?!?譚霄 (導師趙海,2019級微生物學博士,寫信給老科學家們)
10. 老科學家依戀著他們的事業(yè),事業(yè)是厚重的、永恒的,生命是微薄的、有限的,而他們愿以微薄的、有限的生命獻給厚重的、永恒的事業(yè),并為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萬霞 (導師高信芬,2020級植物學博士,寫信給老科學家們)
11. 作為博士研究生,我們要注意多學科交叉發(fā)展,借鑒人文和藝術的思維方式,博采眾長?!?陳東波 (導師譚紅,2017級微生物學博士,寫信給老科學家們)
12. 可以說,沒有艱苦時期科學家們發(fā)揚科學家精神為國家的科學技術發(fā)展做出的貢獻,就沒有現(xiàn)在強大的祖國?!?劉騰 (導師譚紅,2016級微生物學博士,寫信給老科學家們)
13. 現(xiàn)在我們這一代的科技工作者,從您們手中接過了科研的重任?!?李濤 (導師龍海,2018級植物學博士,寫信給老科學家們)
14. 憧憬、崇敬等詞語,不能表達我對您的感受,聊表數(shù)語,望自己能成為像您一樣的人。 —— 顧文智 (導師李大平,2018級環(huán)境科學博士,寫信給南仁東先生)
15. 生命終有終結(jié),您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浩繁的植物學研究成果,您的嚴謹學風、創(chuàng)新精神、不畏艱險、探索實踐的人格魅力更是值得我們永遠學習?!?姜麗莎 (導師徐波,2019級植物學碩士,寫信給吳征鎰先生)
16.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FAST會替您一直陪在我們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學子身邊。 —— 樊文欽 (導師廖循,2020級藥物化學碩士,寫信給南仁東先生)
17. 一生為國,初心不變。—— 魏昭 (導師譚紅,2018級微生物學博士,寫信給程開甲先生)
18. 大自然的奇妙常令我敬畏不已,然而,科學的道路從來沒有坦途可走,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您的話語常常能給我?guī)韱⒌吓c思考?!?侯肖楠 (導師譚紅,2021級微生物學博士,寫信給錢學森先生)
19. 知識是科研的基礎,汗水是將知識轉(zhuǎn)化為現(xiàn)實的過程,靈感是過程中的畫龍點睛,而機遇則是要耐得住寂寞,唯有如此,才能做出真正的東西?!?蔣城(導師王濤,2020級植物學博士,寫信給袁隆平先生)
20. 我佩服您對科學始終保持著高度的批判思維。—— 王林 (導師李旭東,2019級環(huán)境科學博士,寫信給于敏先生)
21. 我很慶幸自己還沒有失去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可以走上科研這一條純粹又孤單的道路,很慶幸自己從小便與成都生物研究所結(jié)下了緣分。—— 宋玉涵 (導師李大平,2020級環(huán)境科學碩士,寫信給趙爾宓先生、費梁先生、葉昌媛先生)
22. 歷史的交接棒傳遞到我們手中,身為“國家隊,國家人”,唯有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敢于承擔使命重任,方不負時代所托! —— 王潤月(導師青琳森,2019級藥物化學碩士,寫信給劉照光先生)
23. 我們深深明白科研工作應該回歸純粹,摒棄浮躁的思想,保持對科研事業(yè)最淳樸的熱愛?!?費璇 (導師向雙,2020級生物與醫(yī)藥碩士,寫信給費梁先生)
24. 您所貢獻的不只是一份份研究資料和調(diào)研報告,更有那份對科研、對自然的熱愛和堅持?!?李雄 (導師徐波,2020級植物學碩士,寫信給印開蒲先生)
25. 當時我就在想,原來老一輩的科學家是這個樣子啊,將科研當作是一項事業(yè),而不是一個職業(yè)?!?解智杰 (導師李東,2021級環(huán)境科學博士,寫信給廖銀章先生)
26. 你們對科研的追求與奉獻使我敬佩萬分,您們科學家的風骨是我們科研人前進的燈塔,希望我們后來人不負開路者!—— 魏翠翠(導師趙海,2020級環(huán)境科學博士,寫信給印開蒲先生、廖銀章先生、費梁先生、葉昌媛先生)
27. 致敬你的艱苦奮斗,致敬你的無私奉獻,致敬你為國家糧食安全而作出的不懈努力。
—— 程加省 (導師吳瑜,2019級植物學博士,寫信給科研“老麥客”)